心理健康

心理海报、杂志

自信,从来都不是“我比你更好”!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6日 编辑: 访问量:

43721505480895.jpeg

 

下面这个场景,也许你会很熟悉:

 

公司的选题策划会上,领导问:“谁来第一个说说想法?”,其实你已经为此准备了许久,也有自认为不错的点子,却迟迟不敢开口说话,你告诉自己“等等,别做第一个”。终于有人发言,你如释重负,却又有些责备自己“为什么我总是不敢做第一个呢”?

 

同事显得很轻松,很明显,她并没有特别精心的准备,发言也算不上精彩。

 

你在心里给她打分,然后默默地补上一句:“他的方案,真不如我得出彩”。

 

可是,等第一个讲完,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也相继发言,你却纠结在“如果我刚刚有勇气第一个发言,没准比他们都精彩呢!”

 

这样想着,突然听见领导说:“散会!”

 

你突然醒过来,静静地看着手里精心准备的发言提纲,有些懊恼。“为什么别人总是显得自信满满,而我却这样畏畏缩缩,明明我有很好的方案可以讲啊!”

 

是的,你就是办公室里最沉默、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个。其实你很努力,也有至少,不落于他人之后的才华。

 

只是,大多数的时候,你因为“不敢”,错失了太多展现自己的机会。你甚至听过领导在别人谈起你时说:“小姑娘干活挺踏实的,就是脑子不太灵活,想法不多!”

 

你觉得委屈,你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有想法、有创意,却总是开不了口,更不明白,别人哪怕想法一般,准备不充分,也可以自信地侃侃而谈。

 

可是,亲爱的,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能力,它并不来自于“我比你更好”!

 

而你,即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被自己的局促与自卑打败。

 

所以,今天我想和这样的你聊聊,自信,究竟是什么?

 

01  自信,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自信抑或自卑,都需要从生命早期的经验来追溯。

 

埃里克森把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孩子零到一岁半这个阶段,孩子在人格发展上,最重要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够培养良好的信任感,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相反,就会发展成为胆小惧怕的个性。

 

这种信任感,在生命最初的阶段,来自于母亲充满爱的照料。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抚养者的依赖最大,如果在他们每每有需求的时候,母亲都能以慈爱的方式予以满足,孩子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在早期是对母亲、对抚养者的信任,同时,因为早期与母亲良性的互动,孩子会带着这样“友好”的模式与世界相处,相信世界也是可以被信任的。

 

另外,这种信任也包含着孩子对“自我”的信任。因为母亲会照顾我、会对我笑,所以,我是可爱的——这是孩子最早期,对自我的认知。

 

埃里克森说:“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尽管存在标志生存初期的那种隐晦的迫切要求及愤怒。”

 

这种希望品质,会带来孩子充分的解决问题的信心,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形成了基本认知“世界是可信任的,而我是被大家喜欢的。”

 

一个相信世界可信赖,并且自己被这个世界所爱的人,因为不需要担心“需求是否会得到满足”,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轻装上阵,不必畏手畏脚,他们着力解决问题,并且对能够最终解决问题充满信心。

 

此外,每一个孩子来到世界,最重要的任务是确认自我的存在,即“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他们想要成为独立自主的自己,她们通过“做”来完成这种确认,有强烈的渴望“完成”的动力。

 

因此,我们在一两岁的小孩身上,看到他们有冲动自己穿衣、吃饭,系鞋带,看到母亲洗衣服、做饭、扫地,也有强烈的欲望想要参与其中。这个时候,如果母亲是鼓励的、温暖的、接纳的,孩子会受到鼓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这是一个人最初“自信”的源泉,即“我能做”!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如何母亲一直是温暖、支持的,会强化孩子“我可以”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和自信。

 

一个人,当他充分相信世界是友好的,自己是被他人喜欢的,同时,自己有能力做好想做的事情,这个人,必然是自信的。

 

02  并不是懂得越多,就越自信!

 

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阐释了自信的真正含义:“人们所体验的自信取决于他们可以获得的信息中构建出的故事是否连贯。一个好故事的关键在于信息的连贯性,而不在于它的完整性。确实如此,你会常常发现,知道的信息不多会让你所知道的更容易契合一个合乎逻辑的模式。”

 

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小时候参加考试前的场景。那些成绩好的同学都在各自谦虚,甚至还抱着书本继续完善,表示自己哪一科、或那一个知识点复习的不好,相反,成绩一般的同学却显得自信满满。

 

那个时候以为,成绩好的同学太谦虚、甚至有些虚伪。越长大,才越明白,懂的越多,才更知道自己在知识的领域里,还有多少不知,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索。

 

相反,知之甚少的人,因为所看到的世界太小,才更容易盲目自信,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世界的全貌。于他们而言,太轻易便可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便更容易显得自信。

 

所以,永远不是懂得越多,就越自信。相反,懂得越多的人,才明白自己在知识领域、在探索世界的领域,有多么渺小, 面临着多少不可避免的局限。

 

因而,懂得愈多的人,往往表现出来愈多的谦逊。

 

03  真正自信的人,会依据情境调整自信的程度

 

有一期《圆桌派》,马伊琍谈起陈道明老师说:“在《我的前半生》中,陈道明老师其实是来客串(一位料理店老板)的,因为他的戏份、台词很少,很多时候是没有戏的,但是他不去休息,就永远站在旁边看,不提意见也不说话,就看你们怎么演。”

 

问及原因,陈道明老师表示:“表演是带有那种年代痕迹的。你带着那个年代感的痕迹,到现在的年代来演戏,很可能要脱节。所以要站在一个前辈的角度,但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来看正当年的人是怎么演戏。”

 

是陈道明老师对自己的演技不自信?大概不是。是他懂得,时代的进步,每一代人身上都有每一代的特质,他需要调整自己,以免不被这个时代落下。

 

在一个年轻人为主的剧组,选择一个配角来演,然后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去观摩、去获得新的成长。这其实是一种真正的自信。

 

相反,那些看起来事事自信满满,事事强调“我能行”的自信,却显得有些脆弱和虚张声势。因为太自卑,因为太怕别人看出自己“不行”,所以,硬生生给自己装上坚实的躯壳,催眠式的告诉自己、告诉世界“我能行”。这不是自信,相反,却是最深的自卑。

 

真正自信的人,表现为从容,因为他对自己的认可来自内心,不需要他人来确认,所以,不会显得用力过猛。同时,他们更加懂得,人无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以”和“不能”。

 

所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调高自己的自信,高歌猛进地去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

 

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调低自信,去虚心学习,充实自己。或者选择相信在这个领域内可以做好的人,去帮自己达成目标,都是可取的选择。这并不是示弱,而是对自我清晰的觉知和评估。

 

拥有弹性的自信,才是真的自信。

 

04  自信,是可以培养的!

 

如果你在生命早期,没有获得充分的信任感,如果,你此刻依然很自卑,请不用灰心,自信,是可以培养的。

 

首先,你可以通过努力,在某一领域突破,来树立“自我感”。这种事实上的成就,会让你在面对他人时更有底气,就像马云并不会在姚明面前,因身高而自卑一样。当你在某一领域获得自信的源泉,它会让你从心底相信“我能行”,从而把这种信心,扩展到其它领域。

 

其次,告诉自己:“我没那么重要”! 是的,我们不是要强调自己有多好多重要,而恰恰是要给自己松绑,跟自己说;你其实没那么重要。许多自卑的人,都以为全世界都盯着自己,很容易在做每件事时,都背着重重的壳,这种无谓的负担,并不会帮助你获取自信。试想:当你面对一个500人的演讲,紧张得手足无措,想想,大家都在忙着玩手机呢,我没那么重要!带着这种想法上台,会不会轻松很多?!

 

最后,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小方法提高自信。

 

比如,压低你说话的音调,研究表明,当人们用更低的音调说话时,会感到更强大、更自信,而且更易于抽象思维。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 撒切尔早在科学界证实这个理论的前几十年,就深喑此道。在她的政治生涯早期,为了获得更多尊敬,她主动寻找发音训练师,来帮助自己降低声调。有些分析师表示,此举给了她赢得1979年大选的机会。

 

所以,自信即是有所期,有所爱,却不盲目。

 

拥有爱的底气,相信世界值得被爱,相信自己被世界所爱,这是自信的底色。

 

懂得自己的局限,不过度自信,并能够根据情境,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自信的程度,这是自信者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质。

 

愿你,成为一个真正自信的人。

 

 

Baidu
sogou
Baidu
sogou